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 见习记者 张雅皇
“让一让,渔获上岸啦!”“老板,帮我留8筐梭子蟹。”8月18日,福州黄岐国家中心渔港码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船上,渔民们满载而归,正忙着分拣活蹦乱跳的“虾兵蟹将”;岸边,分销商们手提泡沫箱、塑料筐,围在渔船旁争相选购海鲜。
渔民正忙着分拣花蟹
福州开渔后首批渔获已陆续抵达黄岐渔港,螃蟹、章鱼等活鲜是“主力军”。由于“第一网”海鲜刚返港,市面上的海鲜价格尚未确定,受实时行情波动影响较大。随着渔获相继上岸,市场供应量增加,海鲜价格预计将趋于明晰并有所回落。
“第一网”海鲜上岸
商户争先抢购
18日中午12时许,黄岐渔港岸边,一辆辆装好冰和水的活水运输车并排着,搬运工人们站在岸边等候。收鲜船——闽连渔61478号船缓缓靠岸,渔民们熟练地打开船舱,将一筐筐螃蟹吊起来,水花随着渔民们的动作四溅开来。他们将螃蟹倒在分拣台上,按照大小进行初步分拣,随后交由岸上工人以人工接力的方式送上活水运输车,即刻发往连江、马尾等地的海鲜批发市场,尽早丰富市民餐桌。
分拣台上的螃蟹
分拣台上,一只只螃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格外诱人。“这批货大概7500斤,主要是花蟹、梭子蟹。”渔船负责人陈清兵说,“开渔前的花蟹价格大约在每斤100元以上,开渔后价格则降到每斤50~70元,回落了近一半!”
62岁的陈清兵从1999年开始从事渔业,主要捕捞和批发螃蟹,目前拥有10艘捕捞船、1艘收鲜船。“现在天气热,螃蟹不能放太久,捕捞后一般每天集中运回一次!”陈清兵告诉记者,若无台风等特殊情况,捕捞船将持续在海上作业,由收鲜船将渔获集中运回港口,收鲜船卸完货也将接着出海,持续为市民送上最新鲜的渔获。
随后,记者跟着这批螃蟹来到马尾区的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运输车车门一打开,这些张牙舞爪的螃蟹便瞬间吸引了众多商贩,他们纷纷围拢过来。“这花蟹品质好!”一位商贩赞叹道。“多少钱?”另一位商贩急切地询问。“一筐50斤,3000元!”陈清兵回应。“给我三筐。”有商贩当即下单购买。就这样,一筐筐个大鲜活的螃蟹陆续售出,而迟来一步的商贩不愿采购鲜活度不佳的尾货,就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拨螃蟹的到来。
“这次的渔获比往年数量多一些,品质也更好,卖得也不错,算是开了个好头。”渔民陈清兵的话语间尽是喜悦之情。
线上线下联动
网红直播追“鲜”
带鱼
和陈清兵一样高兴的还有渔民林海,他在海上向其他渔民收购渔获,带回来了近万斤带鱼、鲨鱼、鲳鱼、马鲛鱼等,其中几千斤带鱼、鲳鱼刚到岸就被抢购一空。剩余的渔获还未从船舱搬出,便被海鲜商户们盯上,围在船舱口观察渔获品质,只等抢到心仪的“第一手鲜”。
渔港的热闹不止于线下交易,还通过直播间传到了全国各地。“开渔第一鲜,这么漂亮的带鱼真是丫霸!”在黄岐渔港,记者遇到了网红达人阿同水产(琴姐),她拿起手臂长的带鱼在直播间展示,与网友共赴一场渔市大狂欢,感受流动的烟火气。据介绍,当天,她和团队驱车辗转黄岐、苔菉、罗源等地码头进行溯源直播,采购了近万斤的带鱼、鲳鱼、大黄虾、斑节虾等,运往华威西营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线上线下销售。“看得见的新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琴姐说。
那么,连江上哪儿买海鲜呢?记者为你带来一份“买海鲜攻略”!连江农贸综合市场最是热闹,集纳来自黄岐、苔菉、定海、晓澳等地的海鲜,不仅品种多,周边交通也很便利;黄岐-马祖水产品交易中心是黄岐本地海鲜的“集中地”,价格略低一点。两个市场都是7—10点的早市,渔获更为丰富。值得一提的是,黄岐渔港暂无零售海鲜,市民朋友别跑空了,家附近的各大市场也能买到新鲜货。
编辑:郭寿权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