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
据德国媒体《商报》(Handelsblatt)7月9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贝瑞德提前续约合同,新合同为期三年,将持续至2028年7月底。
《商报》从大众汽车内部获悉,此项人事决定已于上周五的监事会会议上敲定,并且大众监事会的一位发言人周三在回应询问时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贝瑞德生于1968年,其于1993年正式加入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1月,贝瑞德成为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2022年8月,贝瑞德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全权负责在华业务。
贝瑞德续约的这一决定在大众内部被视为一个明确信号:贝瑞德此前主导了大众在中国的战略重组,如今他将负责将这一进程推进到底。
目前,大众在中国市场正处于新能源转型的过渡期,压力较大。大众汽车集团最新公布的销量业绩显示,大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4%。总体来看,大众汽车集团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共交付131万辆新车,同比小幅下降2.3%。
《商报》透露,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战场,“中国战略”是上周五举行的监事会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据悉,大众希望自2026年起,在中国市场实现业务的反转。
大众预计,从2027年起,此前的投资将逐步反映在财务结果上,并且中国市场的运营利润预计将恢复至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7.4亿元)。而就今年而言,大众预计来自中国的利润贡献将低于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7亿元)。
《商报》表示,目前,贝瑞德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持续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国际车企”。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贝瑞德提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方针,包括本土的平台与软件开发、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位于合肥的本土研发中心。此外,贝瑞德还主导深化了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合资伙伴的关系。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设立了德国本土外最大的研发中心VCTC,并且与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企业深度合作,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约30%,本土化零部件成本相比进口件节省40%。
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下,贝瑞德战略的市场成效仍需时间验证。《商报》指出,目前,大众的ID.系列车型在中国消费者的眼中难以与比亚迪、小米、华为等以软件驱动的竞争者抗衡。
“在我看来,现在才是真正的季后赛(Playoff)开始了。”贝瑞德最近在谈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表示。大众能否在这场淘汰赛中突围,将在未来几年内见分晓——而贝瑞德将继续以中国区负责人的身份见证这一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