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血压超过这个数,很多疾病风险会升高?关于血压这些真相要知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10:58:00    

【来源:健康时报】

“我的血压135/85毫米汞柱,这不算高血压”——这可能是很多人还沾沾自喜的理由。

还认为血压不超过140/90就万事大吉?快别掉以轻心!多项权威研究早已证实:超过120/80这条线,你的身体就可能已经拉响警报!颠覆你认知的血压真相,看完秒懂。

《柳叶刀》重磅研究:控压目标可以再低一点

2025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重磅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把血压(高压/收缩压)控制得更低一些(降到120或130毫米汞柱以下),比传统标准(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对心脏、大脑和血管的好处更大,而且利远大于弊。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6项高质量的全球大型临床试验,将参与者分为2组:

(1)强化降压组:目标是让血压高压 (2)标准治疗组:目标是让血压高压 研究发现,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大幅降低严重疾病风险。在平均跟踪了3年多之后,严格降压的人发生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脑卒中(中风)、心力衰竭和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显著更低。严格降压甚至还降低了死亡的总风险(全因死亡率)。

另外,研究发现,以下几类人从严格降压中获得的额外好处更加明显:

相对年轻的患者( 有卒中病史的患者

没有慢性肾病的患者

低压/舒张压≥70毫米汞柱的患者

因此,这项研究提示我们要更积极地管理血压。你的血压值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就行”,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力争将血压降到更理想的目标。

血压超过这个数,很多疾病风险会升高

2025年4月,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项涉及我国360万人随访8年的大型研究显示,只要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就会上升。

数据显示,与血压低于120/80毫米汞柱的人相比,

(1)血压在130~139/85~89毫米汞柱的人:

死亡风险增加4%

因心血管问题死亡的风险增加28%

脑出血死亡风险更是大幅上升75%

(2)即使是血压在120~130/80~85毫米汞柱之间(也就是稍微高于理想水平):

心血管死亡风险也会高出14%

脑出血死亡风险增加43%

简单来说,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血压不是等到“高了”才要注意——只要超过120/80,风险就已经在悄悄增加了。

控制血压“严”一点好处多

1. 显著延长寿命

2020年《JAMA心脏病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压可以明显延长高血压患者预期寿命。

研究结果指出,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6个月至3年。其中50岁的高血压患者,预期寿命延长将近3年,65岁患者预期寿命延长1.2年。

2. 降低心脏病风险

2023年《中国循环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年轻人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早发心脏病风险就已经升高。

研究截图

研究发现,血压越高,得心脏病的时间就越早,得病的人数也越多。在观察期间,血压正常的人(血压小于120/80)每年有0.28/千人得心脏病,血压偏高的人(血压在120~139/80~89)每年有0.62/千人得心脏病,高血压1级的人(血压在140~159/90~99)每年有1.33/千人得心脏病,高血压2~3级的人(血压大于160/100)每年有2.92/千人得心脏病。早发心脏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7%、0.97%、3.56%和4.42%。

3. 脑出血风险降一半

2025年8月,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心血管风险高的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或中风病史,与收缩压降至 4. 肾病风险降低

2021年《美国肾脏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和那些初始血压低于120毫米汞柱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相比,收缩压在120~129毫米汞柱、130~139毫米汞柱以及≥140毫米汞柱的患者,他们的肾功能恶化风险(包括肾功能减半和尿毒症的发生率)分别增加了10%、20%和43%。

5. 让大脑更年轻

2021年发表在《老龄化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血压偏高但在正常推荐范围内的人也有加速大脑老化的风险。数据显示,与血压为135/85毫米汞柱的人相比,血压在110/70毫米汞柱的人的大脑年龄在他们中年时显得年轻6个月以上。

控制血压,记好10个小方法

如果已经血压升高,应该怎么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李慧娟2025年7月在医院公号刊文分享了有效降压的“小妙招”。

1. 严格限盐

每日盐摄入量<5克(约1个啤酒瓶盖),严重者需<3克。推荐使用限盐勺,用天然香料(葱、姜、蒜、柠檬、醋等)替代酱油、味精、蚝油等高钠调料。

另外警惕“隐形盐”,如挂面、面包、零食等,可能含盐量高。避免腌制食品(咸菜、腊肉等)、加工食品(香肠、罐头等)。

2. 饮食增钾

钾可帮助排钠、舒张血管。推荐香蕉、菠菜、土豆、蘑菇、豆类、低钠盐(肾功能正常者可用)等。

3. DASH饮食模式(降压饮食模式)

多吃全谷物(燕麦、糙米)、新鲜蔬果(每日500克以上)、低脂乳制品、鱼类(三文鱼、鳕鱼)、坚果。少吃红肉(猪牛羊)、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甜食(蛋糕、奶茶)。选择植物油(橄榄油、菜籽油),每日烹调油<25克。

4. 规律运动

推荐每周5次以上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次/分钟。

注意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时段(6~10点)剧烈运动,血压未控制者需咨询医生。

5. 戒烟限酒

吸烟:尼古丁收缩血管,导致血压飙升,加速动脉硬化。

饮酒:男性每日酒精≤25克(约啤酒750毫升/红酒250毫升),女性每日酒精≤15克,高血压严重者建议戒酒。

6. 控制体重

BMI(体重kg/身高m²)应控制在18.5~24;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请注意,减重5%~10%即可显著降低血压。

7. 保证睡眠

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打鼾严重者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发高血压)。

8. 心理调节

长期压力激活交感神经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9. 定期监测

早中晚各测1次,必要时可加测睡前血压(静坐至少5分钟后测量),记录数值供医生参考。

10. 按时用药

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避免血压波动。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利尿剂可能导致低钾),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