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聚焦产品价值和出海,中国车企创造增量的两种新方法。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9月1日,各家车企陆续宣布8月销量。汇总各家数据,“变化不居”成为8月销量最恰如其分的注脚。
新势力车企方面,蔚来凭借乐道、萤火虫两大子品牌加持,当月交付突破3.1万辆,创下历史新高,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零跑、小鹏则维持着优异的增长势头。其中,零跑8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连续第4个月创月度交付新高;小鹏也突破3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增长最快的车企之一。
理想则遭遇年内首次月度下滑,交付量跌破3万辆,跌幅超过两成,头部座次被迫拱手相让。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5月、6月、7月国内销量持续走低,尽管8月有所回升,但难掩压力。吉利则凭借银河品牌夯实中低端市场,月销量创造出单月历史新高,成为本月的“黑马”之一。
在价格战退潮、补贴逐渐退出的背景下,市场竞争重心也正在悄然转向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感”:20万以内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如雨后春笋,大空间、高配置的六座SUV也受到追捧。
这些聚焦产品层面的竞争,正在成为新的破局点。除此以外,出海也成为中国车企创造增量的新方法,其中蕴含的潜力不容小觑。
没有“常胜将军”,机会和挑战并存
8月的数据再次提醒汽车行业——稳定的市场格局远未出现,中国市场没有常胜将军,每一家车企都可能在起伏轮回中轮换角色。
“蔚小理”三家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成绩也成为这一现象最好的例证。
8月,在乐道和萤火虫的助力下,蔚来交付新车31305辆,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0525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6434辆,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4346辆。
交付量创造历史新高的还有小鹏和零跑。
8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7709辆,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3%。这也是小鹏连续第十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凭借G7、P7等全新车型,小鹏9月交付量将冲刺4万辆。
零跑汽车也凭借性价比路线和优秀的垂直整合能力,8月交付新车57066辆,同比增长88.3%,环比增长13.8%。据悉,零跑已经连续2个月月交付量突破5万,并且连续6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首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理想。8月,理想交付新车28529辆,跌破3万辆大关,同比下降40.7%,环比下降7.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理想L系列面临换代压力,纯电车型销量贡献有限,所以自6月—8月,理想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同比负增长。
鸿蒙智行8月总交付量为44579辆,其中,问界品牌贡献了近9成,交付量为40012辆。专注于高端市场的问界品牌也站稳脚跟,其8月成交均价高达38万元,问界M9的单月交付量也突破1万辆。
小米也在8月继续维持3万辆以上的交付量。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近期由于交车时间和尾款风波备受争议。作为最晚入局造车的车企,小米汽车目前深受工厂产能有限的困扰。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竞品的推陈出新,提车周期过久意味着客户流失的风险,这也成为小米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8月销量为373626辆,同比增长0.15%,环比增长8.5%。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目前在国内的销量承压——8月,比亚迪国内销量为292813辆,同比下滑14.3%。
整体来看,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正处于波动期和调整阶段,增长主要依靠海外市场的高速发展。
吉利的新能源业务在8月则表现亮眼。8月,吉利汽车乘用车总销量为250167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5%。
新能源方面,8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147347辆,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吉利新能源销量的主力,吉利银河品牌销量达110666辆,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其他传统车企方面,上汽集团8月销量为363371辆、长城汽车为115558辆、奇瑞集团为242736辆,三家车企环比同比均有所提升。
价格战渐退,产品追逐价值感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市深陷“降价潮”的混战中,利润不断被压榨,行业进入了“价格内卷”的怪圈。
然而,自2025年6月以来,政府部门与行业机构联合发声,汽车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价格战”也逐渐退却。
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车企纷纷转变策略,逐渐转向产品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因此,产品层面的“价值感”成为激烈竞争下破局的解法。
例如,小鹏MONA M03以11.98万—15.58万的售价区间,为消费者提供可观的续航、智能化水平和乘坐空间。由此,小鹏MONA M03的8月交付量超过了15000辆,占小鹏8月总交付量的近4成。
与之类似,比亚迪、零跑、吉利银河、奇瑞等车企均推出了多款20万元以内的平价产品。和以往的合资车型相比,这些车型价格接近但体验更优,车企也因此收获良好的销量反馈。
在细分市场,六座SUV已成为车企争相角逐的焦点。消费者对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和智能体验提出更高要求,这类车型因此迎来爆发。
例如,在20—25万元级别,吉利银河通过M9切入大众家庭市场,在该价格段内为消费者提供了5.2米车长、3米轴距的大6座混动SUV产品。
吉利银河向观察者网表示,20万级的6座SUV尚有痛点未解,银河M9则希望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高价值的产品。
“目前主流的六座SUV市场, 设计造型单一,第三排像坐‘小板凳’,座舱不智能,开大车像开船,操控体验不好,吉利银河M9瞄准主流市场用户痛点,填补空白。”吉利银河表示。
在高端市场,蔚来全新ES8则通过加长车身、丰富配置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提升产品的“价值感”,由此也获得不同以往的市场反馈。
与蔚来全新ES8类似,包括理想i8、领克900、问界M8/M9、腾势N9等车型在内,它们其实都是在品牌影响力之外,用更优异的空间、智能化配置和驾乘体验来支撑产品层面的“价值感”。
出海增量不容小觑
海外销量正成为中国车企的重要增量来源。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6万辆,大增75.2%。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主流车企加速“出海”步伐,通过海外市场对冲国内的激烈竞争,实现销量的稳步提升。这一点在2025年8月的数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销量龙头,8月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比亚迪当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达8.08万辆,同比大增146.4%,海外销量已占两成。今年1—8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计销售630728辆。
吉利汽车8月整车出口销量为36077辆,同比下降约22%。尽管海外销量短期放缓,吉利并未放慢全球化步伐,前8个月累计出口25.5万辆。
上汽集团8月整车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合计88289辆,同比增长10.5%;长城8月出口整车达4.52万辆,同比增长11.65%,刷新单月纪录;奇瑞集团8月出口汽车12.95万辆,同比增长32.3%,创造单月出口历史新高,并且连续4个月站上10万辆关口。
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主流车企正集体迎来“出海红利期”。
8月的整车出口成绩表明,海外销量已成为对冲国内市场压力、拉动新增量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比亚迪海外销量快速攀升弥补内需放缓,还是奇瑞、长城近半销量来自国外市场的亮眼表现,都证明“走出去”的潜力在当下不容小觑。
展望未来,随着各大车企持续加码全球化布局,中国汽车在海外的版图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增量将继续为中国车市增长提供强劲助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