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咱班第一个考学的战士,是班史册上的榜样。”
暮春的风裹着槐花的香气钻进窗缝,我的笔尖在人员花名册上“沙沙”游走,目光落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书写的“排史”二字上,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六年前那个刻骨铭心的春夜。
彼时,入伍第二年的我在连队小比武、小竞赛中斩获不少成绩,不由得沾沾自喜,认为考学是顺理成章的事。直到指导员在办公室拿出那份旅学员苗子摸底测试排名表,看到自己名字后面那个冰冷的“47”,我的血液似乎凝固了,大脑一片空白。
回到班里,我手中紧紧攥着排名表,等待着班长的“狂风暴雨”。可令我没想到的是,班长只是抬眼看了看,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这反常的一幕,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深夜辗转难眠,我披着外套走出房间,忽见学习室还亮着灯,班长竟坐在里面。
“班长,你怎么也没睡?”
他闻声抬头,看清是我,用指节敲了敲旁边的马扎:“坐。”
“表现好是你的优点,却让你故步自封,这限制了你的成长。”说着,班长翻开面前一本“神秘”的册子,封皮上“七班班史”四个字被磨得发亮。翻开第一页,一张有些褪色的合影映入眼帘。我一眼就认出了站在中间的班长:褐色面庞,精壮体格,眼神亮得如同淬火的刺刀。
王鹏鹏班长正在撰写班史。吕泱漾 摄
“这是我刚当班长时全班的合影,我给你读一读他们的故事吧:阿木,四川人,刚来连队时很不习惯北方环境,天天嘀咕着要回家。我让家里人寄来自制的辣椒酱,他说那是家的味道,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时间一晃,现在他成长为班长了;裴宇航,2015年参加上级比武,拿了三等功,他总说自己笨,就一直练,战术动作练到膝盖磕出血都不肯停下……这都是咱们七班的骄傲啊!”
翻着翻着,我赫然发现班史册上竟也有属于我的一页!其中的一段话像钢针般刺入我的眼睛:“想考学,但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好好培养。”
我猛然醒悟:训练时,明明成绩排在前列的我,却总被班长“开小灶”,队列训练时一遍遍纠正我的动作、体能训练时动不动就要“拉出来比比”——原来纠正动作在是纠正我的心浮气躁,“拉出来比比”是让我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当初我那句不经意说出的“想要考学”,班长却一直记在心里,默默地推我向前。
此后,每当我在题海里熬得眼皮打架,总会想起那个不眠之夜,想起班长在我试卷上批改的红痕,想起班史册里班长写下的那句话。我开始愈发仔细地将错题分门别类整理归档,训练间隙见缝插针地背记学习资料,熄灯后依旧在学习室挑灯鏖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捷报传来,我和班长从训练场拔腿就冲向指导员房间。接过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班长把全班都招呼到操场。我们拥抱、合影、欢呼,将这份喜悦定格……
临行前清晨,野外驻训场薄雾未散,天色微明。班长一边帮我捆扎行李,一边絮叨着叮嘱:“去了学校常联系,有空就回来看看。”动身前,我和班长提出再看一眼班史册。
再次翻开册子,属于我的那一页已被填满:是拿着录取通知书与全班笑容灿烂的合影,是详细罗列的成绩清单,还有班长亲手誊写的、密密麻麻的提高成绩心得……目光滑过这承载着两年光阴的一页,我心中百感交集。指尖正要翻过,却蓦然发现:我的故事之后,竟还留着一页空白!
“班长,为什么我后面还空着一页?”
“因为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往后还长着嘞!”
指尖轻轻捻过纸页,将那些浸润着汗水与期望的墨迹叠进回忆。此刻,窗外的阳光正漫过书面,为这册厚重排史镀上耀眼的金边。六年前那个春夜,班史册为我点亮一盏心灯,让我立志镌刻下属于战士的印记;而今,我学着当年王鹏鹏班长的样子,郑重提起笔,在崭新的篇章里,续写战士们的荣光与前程。
作者:邵杨
整理:李桂杰、吕泱漾、杨浩栋
责任编辑:亓少良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