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针灸埋线“不疼不痒” 躺“瘦”减重不知不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09:19:00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2025年也是我国首个“体重管理年”,减肥的话题持续引发大家关注。而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减肥方式,无论是节食减肥,还是运动减肥,总会有各种坚持不下去的“理由”。那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完成“减肥大计”,又能兼顾安全和健康,最好还能祛病强身呢?

  “埋线减肥呀,我瘦了十几斤呢!”“听说埋线减肥不用刻意控制饮食,想试试。”“有人说埋线减肥和针灸一样,就是躺在那里,医生给扎针就能瘦,是不是真的?”……最近,中医的埋线减肥法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但什么是埋线减肥?它真能“躺瘦”吗?和针灸的区别在哪?到底适不适合所有人?就这些问题,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实现塑身

  “确实,最近很多人都在咨询针灸、埋线减肥的效果。”说到减肥,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郝利芳这样表示。而要说针灸、埋线减肥的渊源,还得从针灸说起。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古人用石针调理气血治疗疾病。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详细描述了穴位疗法。而现代埋线技术,其实是上世纪60年代老中医们把外科缝合线改良成可吸收线,让针灸效果从“一日一扎”升级成“半月一埋”,堪称传统智慧的科技升级版。

  那针灸、埋线减肥的中医原理是什么呢?郝利芳介绍,中医认为,肥胖多与脾胃失调、痰湿内聚、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起到一些作用:首先,可调节脾胃功能,以改善消化代谢,减少“痰湿”堆积。同时,可加速气血循环,以促进局部脂肪分解,提高基础代谢率。还可以抑制异常食欲,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平衡饥饿素分泌。而现代研究也表明,针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leptin(瘦素)敏感性,从而帮助体重管理。

  埋线减肥疗法属于针灸的延伸和发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痛苦小,不用开 刀,不用麻药,就诊次数少等优点。它是通过特殊的针具,将羊肠线或者是可吸收的蛋白线,以注射式的方法埋到人体特定的穴位上,通过刺激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塑身和减肥的功效。

  不同穴位埋线功效不同

  在针灸减肥中,天枢、大横、带脉被称为“瘦身黄金三角”:天枢穴(脐旁2寸)调理胃肠功能,缓解便秘腹胀。大横穴(脐旁4寸)健脾祛湿,改善腹部脂肪堆积。带脉穴(侧腹部第11肋端下方)专攻“游泳圈”,疏通腰腹气血。每周进行2-3次针灸,配合红外照射或电针刺激,可显著提升局部代谢效率。

  那么,埋在穴位上的线到底是怎么“减重”的呢?郝利芳介绍,埋线后,对于肥胖者最直观的感受是食欲下降,进食容易产生饱腹感、不容易饥饿进而减少摄入的热量达到减肥作用。这种减肥方法特别适合因为工作或生活原因不方便天天到医院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因为穴位埋线只需15-20天来医院治疗一次。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丰隆穴和中脘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同时也是胃经的下合穴,具有疏调阳明经气、通调肠胃的作用。埋线刺激足三里,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增强消化吸收,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减少脂肪堆积。此外,足三里还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使体内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有助于脂肪的分解和排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具有通经活络、化痰消食的作用。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内阻有关,而丰隆穴能够化痰湿、消宿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痰湿和宿便,从而减轻体重。此外,丰隆穴还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使摄入的食物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能量,减少脂肪的储存。中脘是胃经的募穴,位于肚脐上方,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埋线刺激中脘穴,可以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同时,中脘穴还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宿便和毒素,减轻腹部脂肪的堆积。

  并非所有人埋线后都有效

  对于埋线减肥,网络上也有不少的传言,比如“一次瘦5斤”“可以实现纯纯‘躺瘦’的目标”,这些都是真的吗?郝利芳表示,“一次瘦5斤”说法有些不靠谱,可能是一些美容机构为了招揽顾客所做的宣传。

  对于要减肥的人来说,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百分百有效,埋线减肥也不例外。埋线减肥较适合脾虚痰湿型(体胖松软、易疲劳、舌苔厚腻)、气虚代谢慢型(怕冷、水肿、减肥易反弹)和局部肥胖明显者(如腰腹、大腿)的人。埋线后大致出现三种情况:食欲下降,大部分人埋线后食欲下降,进食少量食物即产生饱腹感。这类人群,只要顺其自然健康饮食,不再暴饮暴食,基本上都能达到较为满意的减肥效果。但也有少部分人,初次埋线后食欲反而上升,吃得更多,饥饿感明显,这类人群需要接着治疗一般不超过三次,食欲也会逐渐下降,进而达到减肥的作用。还有少部分人,在埋线治疗后,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没有做过治疗一样。这种就建议继续第二次埋线治疗,此时会增加更多穴位。这部分人中,会有人在第二次埋线治疗后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但如果增加穴位后仍然没有任何感觉,那就基本就属于埋线减肥无效人群。

  另外,还有一类严重肥胖的患者,从中医角度看,存在脏腑功能的失调,需要调理一段时间。所以在刚开始治疗的时间里,可能会出现食欲不变,同时体重也不减的情况;但是身体会有些其他变化,较常见有精神状态较以前振奋、精气神好了很多、身体感觉不再沉重等。而如果患者本身伴有便秘、失眠、月经不调等情况,往往会先得到改善。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埋线

  郝利芳提醒,埋线减肥的适应症虽然比较广,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适合:全身发热或感染、各种严重性疾病、过敏性体质、肝肾功能不全及传染病患者;明显的出凝血时间延长或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疤痕体质者;严重糖尿病、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严重精神疾病或不配合患者;剧烈运动、酒后、过饱和过饥患者;严重水肿患者;女性妊娠期等。

  另外,埋线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施的。“正宗埋线得在无菌环境操作,用的是一次性针具,羊肠线还要用中药炮制过,最重要的是把脉看舌苔,不是谁来了都一样。”郝利芳说。而进行埋线治疗前,接诊医生会根据每个人实际情况,研判是否符合治疗要求,对符合诊疗要求的患者,才会进行施针操作。

  埋线后,还有这些要注意

  接受了埋线,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当然不是!郝利芳提醒,对于想尝试埋线减肥的或已经接受了埋线治疗的人,建议埋完线别着急约饭局。曾经有一个患者不相信,埋完线当晚就去撸串,结果第二天打嗝打到怀疑人生。对此,郝利芳解释说,埋线期间本来肠胃就在“节能模式”,突然暴饮暴食就像给拖拉机加航空燃油,会让身体系统分分钟崩溃。

  埋线后,饮食上建议遵循“三低一高”(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多食山药、薏米等健脾利湿食材。同时配合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等中医导引术,通过温和运动来疏通经络,这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者。

  “还可以参考耳穴治疗。”郝利芳说。中医认为耳廓与全身经络、脏腑相连,分布着多个对应身体部位的反射区。刺激耳穴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如脾胃、内分泌),改善代谢异常或食欲亢进。而现代研究认为,耳部神经分布密集,刺激耳穴可影响下丘脑摄食中枢,抑制饥饿感,同时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脂肪分解。

  另外,郝利芳提醒,体重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科学方法的健康修行,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速效,也不要依赖单一疗法,只有结合饮食、运动、作息调整才能持久见效。同时,不要擅自操作,穴位定位与针刺深度都需专业医师把控,擅自操作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尹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