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任务周期长达九年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9:39:00    

5月26日,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目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此前,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运载火箭完成了转场、吊装、器箭对接、合整流罩、总检查测试等工作。发射场完成发射前系统间合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飞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望号测量船队以及任务各测控场站等实施了联调联控。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总台央视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时间带来天问二号任务的详细解读↓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目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火箭也即将开始推进剂加注


天问二号任务是个什么任务?其实,它是一个周期特别长的任务。天问二号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据了解,整个任务周期长达九年半,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史上任务周期最长的一次任务。


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的轨道附近,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主带彗星311P是运行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将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