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胡倩 朱思琦
初夏的杭州,满目苍翠。而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一家企业的展厅内,一块长方形白色丝素蛋白疝修补补片静静陈列。这块由桑蚕丝经经编、脱胶处理等工艺制成的网状补片,植入人体8个月后能被身体完全吸收降解,从而实现人体组织的重构。极高的“无痕修复”程度,让其成为医生口中“不会发烧的补片”。
“不会发烧的补片”来自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月生物科技”)。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用19年时间将医用蚕丝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化。
“科研没有如果,只有迟早,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在此番信念的引领下,星月生物科技研发团队经历了漫长的临床试验观察与上千次的产品工艺迭代。
(星月生物科技实验室)
聚焦“科技再生健康”目标,星月生物科技以丝素蛋白为核心打造的平台型材料体系,迄今已获6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去年,星月生物科技自主研发的“丝素蛋白疝修补补片”产品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星月生物科技参与起草的丝素蛋白国际标准获批立项,标志着中国从技术追随者跃升为规则制定者。
背后,是星月生物科技19年科研攻坚的缩影,更是未来科技城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生动注脚。
面对高端生物医药人才争夺激烈,年轻科研人员对长周期项目信心不足的问题,未来科技城通过税收优惠、人才住房补贴、子女教育配套等政策,为企业搭建“留人生态”;为建起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项目与资本资源、产业资源之间的桥梁,推动高层次人才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未来科技城联合企业主办各类“生物医药人才项目闭门对接路演”;去年,当星月生物科技急需更多资源与曝光时,未来科技城工作人员更是带着企业负责人赴北京参加中国医疗器械大会,践行“扶上马再送一程”服务理念。
目前,在未来科技城倾力打造的生物医药国际人才集聚区“健康谷”,已汇聚先导医药、多域生物、春禾医药、因诺纬克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企业。接下来,未来科技城将进一步打造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