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海洋经济成色逐渐显现,加速绘就“海上新广东”美好蓝图。如何抓住“海上新广东”的重大机遇?去年,汕头出台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洋渔业、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海洋旅游等海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海洋强市新动能。
从“靠海吃海”到“向海图强”,汕头这座滨海城市正以产业强海、科技兴海、生态养海、开放向海为支点,走出一条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汕头路径”,为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值得深入观察的样本。
如何进一步抓住“海上新广东”重大机遇,汕头海洋经济需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文旅三张“王牌”入手,不断驶向纵深。
让海上风电实现从“装机”到“定标准”。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产业园在汕头拔地而起,上海电气、金风科技、德力佳、洛阳轴承等全产业链龙头在此协同发展,填补了省内空白;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可测试24兆瓦级风机,破解“卡脖子”难题;40兆瓦级六自由度测试平台即将投用,剑指全球风电测试技术巅峰……汕头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应瞄准标准赛道,凭借高水平平台和高技术标准在风电产业中获得话语权。
让海洋牧场实现从“养鱼”到“养场景”。“盛唐一号”的创新实践表明,汕头海上风电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然而,“盛唐一号”的落户只是序章,汕头仍需探索培育“海上牧场+”更多融合模式。为此,汕头需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将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产品优势与产业竞争力。
让海洋文旅实现从“打卡”到“刷卡”。汕头海洋海岛线路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旅游首选,如何把现成的流量池转化为现金池?汕头可以培育低空环岛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强化“体育+旅游”“非遗+旅游”“演艺+旅游”等滨海旅游创新融合业态。每培育创新一个消费场景,就能推动更多游客从“打卡”到“刷卡”。
“风、牧、旅”三箭齐发,汕头只需把这三张王牌打快、打准、打出声量,就能在“海上新广东”的赛道上跑出向海图强的“汕头加速度”。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