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麻江:非遗多彩“大课间” 注入校园新鲜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9:35:00    

近年来,麻江县将民族非遗与校园体育结合,在中小学推出特色“花式大课间”活动。芦笙舞、竹鼓舞等20多种民族体育项目走进课间,学生在传承文化中强身健体,有效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贤昌镇新场小学大课间,300多名学生身着布依族服饰跳起了竹鼓舞。这套融合布依族祭祀文化的课间操,是学校历时三年挖掘整理的非遗项目。

以前只有过节看大人跳,现在每天都能和同学一起跳,很开心。”六年级学生李锡芳笑着说。

“我校通过对布依族文化的挖掘,把布依竹鼓舞、布依花灯调引入大课间,让布依文化在校园内得以传承与发展,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贤昌镇新场小学李时伟介绍。

在苗族聚居的宣威镇卡乌小学,98%的学生为苗族。学校今年在大课间新增了铜鼓舞内容。

“我很喜欢听铜鼓的声音,在跳的过程中,我就感觉越跳越有劲,越跳越想跳,回家还可以教弟弟妹妹们跳。”宣威镇卡乌小学三年级学生李露说。

学校还将苗语、芦笙制作等纳入课后服务,形成"非遗+体育"课程体系。

“让孩子们在运动中触摸民族文化肌理,这种浸润式教育比课堂讲授更有力量。”宣威镇卡乌小学校长雷泰凯介绍浸润式教育的优点。

据了解,麻江县2024年投入138万元体育经费,支持器材更新和师资培训。全县26所中小学开发出芦笙舞、板凳舞等20余种课间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通讯员 吴本银 李洁

编辑 吴本银

二审 彭正益

三审 石俊辉